HD+HP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血液灌流时机的选择
——前上灌or后上灌?
引言:
慢性肾脏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逐年增多,一种被称为“组合型人工肾”的血液净化方式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组合型人工肾即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利用两种治疗方法优势互补,从而尽可能清除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体内的尿毒症毒素。目前在临床上,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时血液灌流时机的选择还没有完全统一。因此,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当患者需要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时,是选择前上灌还是后上灌?
两种方式的区别?
前上灌:在血液透析的前2h进行血液灌流,2h灌流完成后撤掉灌流器继续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后上灌:在血液透析的前2h只进行透析治疗,2h后增加血液灌流治疗。灌流完成后直接下机,同时结束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
如何选择血液灌流的时机?
1.从治疗效果考虑:
由于后上灌先进行2个小时的透析治疗,血液经过超滤,处于相对浓缩的状态,此时血液内中大分子毒素浓度相对较高。此时再行灌流治疗,尿毒症毒素会被灌流器的吸附颗粒大量吸附,从而提高灌流治疗效果。如图1和图2,相对于前上灌,后上灌对中大分子毒素iPTH和β2-微球蛋白的清除效果更好。因此,后上灌更有利于清除中大分子毒素。
图1 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iPTH水平比较
图2 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
2.从操作便利度和感控角度考虑:
HP治疗前,灌流器需要时间提前肝素化、预冲,而HD治疗也需要护士提前预冲管路,整个过程操作复杂繁琐。因此,如果选择前上灌,临床护士需要提前一段时间到达透析室进行治疗的准备工作。选择后上灌则可以在患者上机后,利用前两个小时的透析时间完成灌流器的肝素化和预冲,临床护士不用那么早的到达透析室。
但是后上灌时,需要断开已经建立的体外循环通路,接入灌流器,增加了临床感控的风险。
3.从不良事件发生率角度考虑:
有研究结果显示,后上灌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见图3),作者猜测可能是透析治疗2h后血容量减少,再行HP治疗时由于血容量相对较低,可能导致滤器凝血,易诱发机体低血压,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从患者治疗安全角度考虑,应该选择前上灌。
图3 两组患者不良风险事件发生数量比较(n=30)
总结:
目前,临床大部分还是选择在透析前2h上灌。虽然后上灌具有更好的中大分子毒素清除效果,但是后上灌的治疗方案也存在一定弊端: ①前2h的血液透析超滤导致血容量减少,此时再增加灌流,增加了体外循环中的血液量,体内血液量减少,易诱发低血压; ②血液灌流治疗时血流量相对低,在已经血液超滤浓缩的基础上,更容易发生滤器凝血,需要增加抗凝力度。尤其对于严重营养不良、易发生低血压、高凝的病人,HD联合HP治疗不宜选择后上灌,以免发生低血压、凝血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
另外,如果患者因身体不适等原因需要提前下机,而灌流器已经进行肝素化处理,患者因此而浪费了血液灌流治疗的机会。综上所述,临床上在进行HD+HP治疗时,大多还是会选择前2h灌流治疗,这也是2021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的推荐操作方式。
END
参考文献:
[1]尚春娥,刘冬梅,师璟,等.血液透析串联不同时机血液灌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3,37(04):746-749.
[2]姚茂菊,潘小凤,粟玲玲,等.不同时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肾功能及中高分子毒素水平的影响[J].右江医学,2022,50(09):697-701.
[3]李静.不同时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14):2589-2591.
[4]张文阁,李强,刘翠,等.血液透析联合不同时机的血液灌流对尿毒症患者中分子毒素清除效果的探讨[J].医学研究杂志,2017,46(11):101-105.
版权声明:本文由“雪净血液灌流器”负责撰写和整理。如需转载,请联系market@kangbei.cn。未经授权的转载是侵权行为,版权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